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集到全国31个省(区、市)的449个登记处提交的2014年肿瘤登记资料。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肿瘤发病率为每十万分之278.07。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58%,累积死亡率为12%。各地区0~30岁组恶性肿瘤发病率均较低,3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快速增高,到80岁组时达到高峰,之后有所下降;各地区20岁~50岁组女性发病率均略高于男性,50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60岁~64岁组的发病人数最多。
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万例,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的第1位。
从地域情况来看,恶性肿瘤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肿瘤年龄别死亡率趋势相似,主要恶性肿瘤死因大致相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在各地区均为主要恶性肿瘤死因。
报告指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癌谱略有不同。胃癌、肝癌、宫颈癌等与慢性感染有关的恶性肿瘤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疾病负担较重,而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与较高社会经济水平、西化的生活方式有关的恶性肿瘤在东部发达地区的疾病负担较重。疾病谱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医疗资源分配的地域差异,因此在欠发达地区及高危地区对重点肿瘤开展基于人群的早期筛查工作提高预后较好的肿瘤的临床诊治水平,加大力度推进医疗资源公平化,同时在发达地区进一步提高肿瘤监测和筛查覆盖率,可能是未来我国肿瘤防控工作的重点。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