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听说身边哪个认识的人得了癌症之后,没过多久,就又听说那个人医治无效死亡的消息。
很多人对癌症有恐惧心理,就是因为癌症真的来得让人猝不及防,又很迅猛,在短短的时间就会夺去一个人的生命。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死亡癌症病例996万例。其中,乳腺癌以226万的新发病例,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一、体内有癌,皮肤一般会出现这3个变化
其实,癌症真的难以发现吗?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癌症并非无迹可寻,体内有癌,皮肤往往会出现以下3个变化。
1.皮肤上的痣变大、变色、溃烂等
每个人的皮肤上都或多或少有几颗痣,这是正常现象。但是,有时候,痣也与癌症有关。尤其是当皮肤上的痣突然变大、颜色变深,或者痣的表面瘙痒,甚至发生溃烂、出血时,可能是癌症的征兆。
比如,黑色素瘤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皮肤出现边界不清、表面色素不均匀的黑痣,而且黑痣的生长速度很快,有时候黑痣的周围还会辐射出一些小痣。
黑色素瘤恶性程度比较高,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普通的痣长期受到摩擦和刺激,也会发生恶变。
2.皮肤颜色变黄、变红、变黑等
对于亚洲人来说,正常的肤色是微黄、红润的,如果皮肤颜色突然发生异常改变,比如变黄、变红、变黑等,也有可能与癌症有关。
比如,发生肝癌、胰腺癌时,由于胆管堵塞,胆汁无法正常排泄,就会也引起胆红素升高,使皮肤发黄。
如果皮肤发红,而且伴随四肢肿胀、皮肤脱屑、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可能与胃癌、肺癌等癌症有关。此外,皮肤发黑,可能与乳腺癌等癌症有关。皮肤发紫,可能与淋巴瘤、白血病有关。
3.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也可能与癌症有关,癌症引起的皮肤瘙痒与正常的皮肤瘙痒不同。正常的皮肤瘙痒,瘙痒程度较轻,而且不会有刺痛感,在涂抹止痒药之后有所好转。
癌症引起的皮肤瘙痒,是癌灶分泌的炎症因子引起的。炎症因子作用于皮肤的神经末梢,就会引起皮肤瘙痒。癌症引起的皮肤瘙痒是顽固性、剧烈性的,涂抹止痒药也没有效果,严重时还会有皮肤刺痛感。
二、细胞癌变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世卫组织提出,癌症是可防可控的。因为,癌症不是一日生成的。从正常的细胞到癌细胞,再从癌细胞到癌症,短则需要几年,长则需要十几年、几十年。
如果我们能及时阻断其中任何一个进程,都有可能阻止癌症的发生。细胞癌变是漫长的潜伏过程,大多数癌症的生长速度都是比较缓慢的。
科学家发现,一个正常的细胞变成癌细胞,再不断分裂,最后发展成直径1cm左右的肿瘤,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不过,惊人的是,直径1cm的肿瘤,大概由10亿个细胞组成。
不过,不同的癌细胞演变速度是不一样的。比如,80%左右的结肠癌由结肠息肉恶变而来,从结肠息肉发展为结肠癌,需要5-10年。胰腺细胞突变到完全转变为癌细胞,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那么,影响细胞癌变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
基因突变的数量和类型:
基因突变的数量越多,细胞癌变速度就越快。基因突变的类型具有快速生长和扩散的特点,细胞癌变的速度就越快。
机体的免疫力: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免疫系统是可以清除一定数量的癌细胞的。但是,如果癌细胞的数量过多,人体的免疫力低下,就会超过免疫系统的负荷,导致免疫系统失常,癌细胞疯狂生长。
个体的营养情况: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一样,是需要汲取人体营养的。千万不要以为吃素或者饿肚子可以饿死癌细胞,当营养不足时,癌细胞就会在血供丰富的器官定植,继续增殖和生长。如果个体营养不良,细胞癌变速度会更快。
三、延缓细胞癌变速度,牢记这几点
总的来说,细胞癌变的时间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发现异常。因此,延缓细胞癌变的速度,就要做到这2点。
定期体检,尤其是防癌体检。对于有癌症家族史的癌症高危人群来说,一定要定期体检,明确癌症发生风险,才能采取干预措施,预防癌症的发生。
提高机体免疫力。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细胞突变的几率,降低癌症风险。
癌症不是绝症,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从正常的细胞到癌细胞,再到癌症,这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中,我们都有足够的时间发现异常。
所以,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提高机体免疫力、定期体检,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